倉儲管理是指倉儲企業主動為客戶進行庫存管理、庫存控制, 并提供流通加工、包裝、商品配送、信息分析等增值服務, 其儲存的貨物在倉儲企業端是動態的, 與整個物流供應鏈緊密連接。在物流供應鏈中, 包含著物流、資金流、信息流, 其中的信息流既是物流與資金流的潤滑劑, 也是使物流與資金流處于受控狀態的有效途徑。而條碼技術作為最基本的物流信息管理手段, 在物流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
在傳統的物流配送企業倉儲管理中, 通常采用的是一維條碼, 但由于受信息容量的限制, 一維條碼通常是對物品進行的標識, 以便自動掃描設備的識讀, 但不能表示該物品的描述性信息。在通用條碼 (一維條碼) 的應用系統中, 對貨物信息, 如生產廠商、貨物的類別、名稱、生產日期、價格等的描述必須依賴數據庫的支持。在沒有預先建立數據庫或不便聯網的地方, 一維條碼表示漢字和圖像信息幾乎是不可能的。二維條碼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
二維條碼的最大特點就是信息容量大。倉儲管理中采用二維條碼作為信息傳遞的載體, 在貨物入庫的時候就可以對其供應商、類別、名稱、生產日期、價格、存放位置等進行詳細描述。這樣可以有效避免人工輸入可能出現的錯誤, 大大提高錄入、制單、驗貨的效率。同時, 二維條碼成本也不高, 基本和一維條碼持平。但是, 由于我國現有物流行業長期以來識讀設備按一維條碼的識別要求進行了配備, 大量的二維條碼推廣使用, 必然會造成現有設備資源的大量浪費。
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商業及物流領域的成功運用, 人們已經認識到現有的商品條碼, 受其信息容量的限制, 已無法滿足商業物流管理的需要。為了加強對物流商品的單品管理, 提高物流管理中商品信息自動采集的效率, 國際物品編碼協會 (EAN) 與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 (UCC) 首次合作, 于1999年初聯合推出了一種全新的適于各個行業應用的物流條碼標準———復合碼 (Composite Symbology, CS) , 又稱EAN.UCC復合碼[2,3]。復合碼是一種維條碼 (線性組份) 與二維條碼 (復合組份) 有機地疊加在一起, 以實現在讀取商品的單品識別信息的同時, 還能夠獲取更多描述商品物流特征的信息, 從而解決了常規條碼存在的不足, 極大地提高了物流及倉儲管理系統的效率和質量。
復合碼中的線性組份 (一維條碼) 可以是下列條碼中的一種: (1) EAN/UPC碼 (EAN-13、EAN-8、UPC-A, 或者UPC-E) ; (2) Databar系列條碼符號; (3) UCC/EAN-128條碼。它的作用在于:一是項目的主要標識編碼, 二是作為二維條碼的定位符, 用于成像儀識別時的定位。
復合碼中的復合組份 (二維條碼) 由PDF417條碼構成, 據所編信息容量的不同, 復合碼符號有3種不同的變體, 按照最大數據容量排列如下: (1) CC-A:微PDF417的變碼, 最多56位; (2) CC-B:新編碼規則的微PDF417條碼, 最多338位; (3) CC-C:新編碼規則的PDF417條碼, 最多2361位。復合組份印刷在線性組份之上, 兩個組份被分隔符所分開。在分隔符和復合組份之間允許最多三個模塊寬的“空”, 以便可以容易地分別印刷兩種組份。
在現今的倉儲管理中, 倉儲作業和庫存控制作業已十分多樣化、復雜化, 靠人工去記憶去處理已十分困難。如果不能保證正確的進貨、驗貨、及發貨, 就會導致浪費時間、積壓庫存、延遲交貨、增加成本, 乃致失去客源。
如前所述, 復合碼存儲容量多達上千字節, 從而解決了物流管理中條碼信息容量不足的問題。為了提高整個供應鏈管理的效率, 供應鏈上的所有企業應該實現信息共享。而作為供應鏈核心環節的物流配送企業應協同上下游企業對商品及其信息進行統一編碼, 這樣可以方便數據的流通、采集, 便于貨物的管理, 從而使物流信息具有安全、可靠、快速、便捷的特點。具體來講, 復合碼可在倉儲管理中的入庫、出庫、盤點和配送等業務流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如圖1所示。
(1) 驗收、入庫環節。指定貨物被運送到倉庫, 管理人員按單驗收貨物, 在這一環節極少發生錯誤。但即使一點微小的差錯, 都會使庫存不準確, 并可能引發后段物流環節的其他錯誤。利用條碼并結合采用數據采集終端, 可以快速、準確地完成收貨數據的采集、檢驗。在收貨時, 管理人員按照供應商配送單據內容, 使用數據采集終端掃描確認貨物的數量及詳細信息。
檢驗結束后, 入庫管理人員對貨物設計相應的復合碼。設計時應使線性組份的數據內容與復合組份的數據內容相聯, 以免掃描條碼時造成張冠李戴的錯誤。因為用戶有時需要既掃描線性組份, 即錄入商品或包裝箱的單品標識信息;也可掃描復合組份, 即讀取商品或包裝箱的描述性信息。同時應及時將條碼信息保存到倉儲管理系統中, 并生成相應的入庫單。
(2) 出庫環節。管理人員按客戶訂單的需要在指定的貨位進行揀貨, 并將所發的貨運送到公共發貨區。此時管理人員可以使用數據采集終端掃描貨物的條碼, 查詢、核對相關貨物信息。如果所發的貨物與出庫單上貨物的條碼、數量不符時, 則可進行相應的調整, 避免錯發、錯配等情況的發生。
(3) 盤點環節。盤點作業是倉儲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它是為了檢查核對賬卡數量和實際庫存數量, 通過盤點可以準確掌握物料儲存管理狀況。系統可以根據倉庫區域生成盤點計劃, 倉儲管理人員使用數據采集終端在指定倉庫區對貨物進行盤點 (只需對線性組份進行確認) ;收集貨位編碼、貨物條碼 (托盤條碼) , 貨物數量等信息。所有貨物盤點完畢后, 即可獲得實際庫存數量, 同時產生系統庫存與實際庫存的差異報表。管理人員利用差異報表, 可以對相關貨物進行復查, 確保系統庫存的準確性。
(4) 配送環節。貨物抵達目的地后, 客戶可以用數據采集終端掃描裝箱單條碼, 確認該貨物的目的地等基本信息是否正確;并可根據訂單情況挑選部分或全部貨物驗證其條碼標簽, 以確認貨物的正確性。
隨著物流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信息隨著貨物走”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物流配送企業作為整個供應鏈物流的中轉站, 應在整個供應鏈上起到協調、管理的作用, 通過統一貨物、供應商、客戶等各種信息的編碼, 以達到各種信息在供應鏈上共享的目的。如同沃爾瑪要求供應商提供帶有RF無線識別的標簽是要做到對貨物的全程跟蹤與快速結算一樣, 復合碼的應用可以使整個供應鏈上的信息流更便捷、更安全。
基于國內現行商品流通條碼以EAN-13碼為主的情況, 對照復合碼的結構與空間設計要求[4], 復合碼的設計采用EAN-13碼和4列CC-A或CC-B結構組合的方式。CC-A或CC-B結構是由編碼數據字符的數量決定的, 通常采用CC-A結構, 除非超過了它的容量。在確定復合碼的選擇后, 約定各方對所提供的貨物應標印上含有EAN-13為線性組份和含有目的地、批號、保質期及其它信息 (復合組份) 的復合碼, 如圖2所示。
復合碼在倉庫管理中的應用可以使倉庫的出庫、入庫、盤點和配送等業務更加快捷、準確, 避免了人工操作造成的失誤, 使物流配送企業的管理更加科學化、合理化, 從而為企業節省了成本, 并且可以提高整個供應鏈的運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下一篇: 物流中心倉儲區貨位規劃模型及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