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經濟的發展過程中,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電子商務已然成為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由此帶來的社會產品交易的變化使得傳統倉儲業面臨著巨大的變化, 加之新技術引發了倉儲管理的新一輪革新, 倉儲業乃至整個物流業在社會經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
自2004年我國施行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以來, 有關中國倉儲業和倉儲管理的研究開始于對倉儲管理系統本身, 即WMS, 和集中于基于RFID技術的倉儲管理系統的研究。戴定一 (2005) 指出倉儲管理系統當時在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 并對倉儲管理的內容進行了界定, 對倉儲管理系統的方向進行了預測。而到了2006年, 王曉華和周曉光 (2006) 等人開始討論基于射頻識別技術RFID的數字化倉儲管理系統的設計, 同年, 劉發貴、蔣瑞林 (2006) 等人也開始研究RFID技術在倉儲管理中的實際應用。真虹 (2008) 等人系統討論了倉儲管理的理論、方法和實踐問題。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 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倉儲開始了新一輪的升級。姜超峰 (2010) 指出我國倉儲業存在缺乏政府層面的管理、稅率過重、區域規劃混亂等問題, 以及倉儲管理將由傳統向現代化的新型管理模式轉型。徐金麗 (2011) 則比較研究了外貿B2C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倉儲物流方面的幾種配送模式;張明 (2011) 等人則對“云倉儲”和“云物流”的電子商務物流運作模式進行了分析, 指出傳統的物流模式和倉儲配送模式繼續轉變。近年來, 國內學者開始討論倉儲業和倉儲管理的電子商務平臺新模式, 黃妍 (2016) 等人對電子商務平臺倉儲管理子系統的現狀及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指出針對于電子商務平臺開發相應的子系統。
而國內有關于日本倉儲業和倉儲管理的研究, 陳先樞 (1996) 對日本倉儲改革的歷史進行了梳理。沈紹基 (1999) 最先給出了日本倉儲業的考察報告, 指出日本倉儲發展對我國倉儲的借鑒意義。徐小青 (2005) 以東日本物流中心的倉儲管理為主題, 對寶酒造株式會社的倉儲管理運作進行了案例分析。胡貴彥和鄔躍 (2009) 對日本倉儲在硬件、運作管理、信息網絡化應用等方面的技術特點進行了分析, 并闡述了日本政府最新的相關政策。姜超峰 (2017) 經過對日本倉儲管理技術的最新考察, 分析了我國倉儲對日本倉儲的差距, 并指出我國倉儲深化轉型的方向。
日本倉儲早在我國開始研究WMS和RFID技術之間, 就已經將這些技術應用到其倉儲管理的運作之中, 加上機械化硬件的推廣, 日本倉儲在21世紀前就已經處于世界前列。而進入新世紀以來, 日本仍未放松倉儲升級的腳步, 積極推進信息技術化倉儲管理革新, 由此看來, 日本倉儲業和倉儲管理始終領先我國倉儲一個甚至多個身位。加之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和歷史中的日本頗為相似, 針對中日倉儲業和倉儲管理的比較研究對我國的倉儲進一步發展無疑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自2004年我國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以來, 我國倉儲業經歷了十多年的高速發展, 當前我國擁有近14億平方米的倉儲設施。根據2013年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 全國倉儲業總資產16878.6億元, 相較于2004年的2578.6億元增加14300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以來出現的情況變化。就倉儲業投資增長率而言, 2014年倉儲業投資增長率為22.8%, 2015年增長率則為28.3%;但從2016年開始倉儲業投資增長遭遇了斷崖式的下滑, 2016年倉儲業固定投資額6983.5億元, 同比增長5.5%, 增幅同比下降22.8個百分點。 (見圖1)
而進入2017年之后, 情況依舊未能好轉, 單月投資增長率最低到了2.1%。導致我國倉儲業投資放緩的潛在原因有很多, 主要有以下幾種:1.“新常態”經濟下的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減少;2.倉儲設施經過十多年發展, 趨于飽和, 具體表現為倉庫空置率的明顯上升;3.由于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 倉儲投資主體發生變化, 從而未計入統計范圍。無論出于哪種原因, 毫無疑問的是我國倉儲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見圖2)
在過去的十幾年物流業飛速發展的背后, 我國對于物流業、倉儲業發展的政策支持是值得認可的。首先, 受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 我國物流業也遭受了巨大的沖擊, 因此2009年我國發布了《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規劃期為2009~2011年。在《規劃》的作用下, 2009年我國倉儲業的各項主要指標呈現出U型的線路, 并于年底成功回到了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平 (姜超峰, 2010) 。其中, 在2008年全國475家物流園區的基礎之上, 僅2009年一年, 我國就新增近200家進入規劃、在建和建成階段的物流園區, 規劃占地43134萬平方米。由此可見國家對物流倉儲業的支持力度。
2013年10月15日, 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 這標志著我國物流園區正式進入規范化、科學化、理性化的發展時期 (姜超峰, 2017) , 同時該《規劃》劃分界定了物流園區的商貿服務、生產服務、運輸服務、口岸服務和綜合服務5種類型。進而, 在2014年, 基于我國的經濟供給側改革戰略, 國家公布了《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 (2014~2020年) 》, 根據《規劃》中的數據, 物流業增加值2013年達到3.9萬億元, 比2005年增長2.2倍, 年均增長11.1%, 物流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6.6%提高到2013年的6.8%, 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4.8%。在這樣的經濟轉型時期, 雖然倉儲業受到了貨源結構變化、大宗生產資料數量減少等因素的影響, 同時又面臨著電商快速的發展、消費品多樣性持續增加的沖擊, 但在矛盾和適應的過程中, 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
綜合來看, 我國倉儲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 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而在2008年后, 倉儲業的發展過程大體與國家政策的規劃相一致。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 我國倉儲業在國際金融危機后迅速反彈, 并在2013~2018年五年內, 適應我國經濟改革和電商的快速發展, 行業質量大幅度提升, 向著“智慧倉儲”穩步前
現有的成果令人欣喜, 但倉儲業的發展仍在路上, 機遇也意味著挑戰, 我國倉儲管理仍存在著諸如資源不均衡, 倉配一體化欠缺, 質量仍需要進一步提升等問題。為此, 我們可以積極地借鑒發達國家的倉儲業的發展經驗, 而我們鄰國日本的倉儲業發展經驗無疑具備特殊的借鑒意義。首先,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與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日本極為相似;第二, 日本倉儲業面臨的諸如城市擴張、物流配送、城市人口密度等方面的問題與我國的倉儲業所面臨的問題也很相似, 所以我們可以積極借鑒日本倉儲業的發展過程。
在日本, 大約每70人當中就有1人從事物流業務, 而日本當前的物流和倉儲水平都在處在世界頂級。首先, 日本物流倉儲成本一直在下行, 目前平均日本物流水平在GDP中的占比約為7%, 遠遠低于我國的14.6%;再則, 日本物流園區早在二十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規劃, 并制定了相關政策, 根據經濟特性將全國分為八大物流區域, 同時將倉庫的建設早早規劃入城市建設擴張的過程中;最后, 日本倉儲業、物流業信息化程度非常高, 已經實現現代運作模型, 運作效率和管理效率都很高。無疑, 日本優秀的倉儲業作為日本物流業中的核心環節, 為日本國內物流體系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使得經濟運作效率得以保證, 并為日本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生活便捷。
為了通過比較研究探索日本倉儲業發展的借鑒意義, 對日本物流業和倉儲業發展階段的分析是必要的。
1956年, 日本政府派出日本流通技術考察團考察美國的運輸配送體系, 而在1958年, 日本政府組織了流通技術考察團對國內的物流狀況進行了考察。在1964年之前, 日本國內將物流相關活動稱為PD, 即Physical Distribution, 在1963年底左右, “物的流通”的概念開始在日本國內出現, 1964年6月日本日通綜合研究所所長金谷璋的“物的流通的新動向”演講正式確立了“物的流通”的本土化概念。在這個時期, 日本正式開始推動除了生產銷售外的第三種成本的控制與削減, 即對物流成本的控制與削減, 因此, “物的流通”已經將“保管”、“在庫管理”等倉儲作業活動納入到考慮范圍之內。
這個時期, 日本經濟增長的總體特性表現為長期的高速增長, 這與我國倉儲過去十多年的發展相似, 當時日本國內生產和銷售額均大幅上漲, 相應的物流設施建設在這個時期也得到了極大的推進。1965年, 日本政府在《中期五年經濟計劃》中強調要實現物流現代化, 日本大興高速公路、港灣、流通聚集地等設施的建設。伴隨著政府的推進, 各地的廠商也積極響應政府, 投資物流體系的建設。在兩方面的共同作用下, 日本國內各物流中心新建了很多倉庫。另一方面, 雖然倉庫的量上去了, 但是基于“人工”的倉儲管理系統無疑是非常低效的, 使得倉庫建設的蓬勃發展依然跟不上生產和銷售擴大的需要。為此, 日本國內開始在倉儲業推動自動化、機械化的建設, 通過引進貨臺、叉車等裝備來提升效率, 開發單位貨物裝卸系統來促進出入庫作業。
自1981年的“倉庫自動化國際會議”以來, 日本國內推行基于網絡的倉儲管理系統的發展, 在這一時期中, 日本經濟進入了成熟期, “日本物流協會”也于1983年成立。鑒于經濟的成熟, 社會增長放緩, 物流業轉為為人民提供更便捷的便利, 物流相關的學術活動明顯增多。同時, 日本也開啟新一輪以系統整體觀點為主的新一輪降低物流成本運動, 此時倉儲管理作為物流的一部分正式登陸企業管理的舞臺。到了此階段的后期, 日本經濟泡沫破滅, 日本社會的生產經營模式迎來了重大變革, 個性化、多品種和小批量的產品策略成為該階段的生產經營主流。這使得物流服務競爭激化, 市場中物流成本開始上揚, 也成為這個時期的問題與挑戰。1996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綜合物流施策大綱》, 大綱指出未來日本物流業和倉儲業的方向是: (1) 信息化的推進, (2) 物流技術的開發, (3) 物流人才的培育, (4) 新物流服務的開展, (5) 國際化的對應, (6) 包裝機械化、在庫管理數碼化的推進, (7) 整體系統化的加強, (8) 社會資本的充實, (9) 規格化、標準化的推進, (10) 共同化、協作化的推進。由此引發了倉儲業乃至整個物流業的新一輪革新。
1997年財政年度末, 日本全國有3729家倉儲經營者和3600萬的倉儲面積, 相較于1988年, 增長比率分別達到了31%和46%, 同時流量隨經濟情況趨于平緩。而倉儲業進入21世紀后的主要議題為: (1) 規劃更有效的商品配送, (2) 應對進口量的增加, (3) 進一步發展信息和自動控制系統。經過十多年的發展, 日本倉儲業已然完成大部分的目標, 成為世界的典范。
從日本倉儲業發展的歷程來看, 其在90年代末期經濟泡沫破裂后, 同樣面臨著社會經濟產品的變化, 物流成本上升等問題。面對這樣的挑戰, 日本物流協會在《綜合物流施策大綱》中對城市規劃中的倉庫建設用地進行了明確的劃分。早在1968年的《都市計劃法》中, 日本政府就對城市化進程的需要將城市劃分為“城市化促進區”和“城市化控制區”, 其中“控制區”針對的就是城市未來10年發展的用地控制區域。基于該項舉措, 日本政府通過對城市發展的統一調控, 保證了城市的倉庫用地不被別的行業搶占, 有效實現了倉庫的分布與建設可以及時跟上社會經濟需求的變化。比如, 在2011年, 日本普通倉庫的建設基本已經處于停滯狀態, 而面對冷鏈需求的冷庫建設卻在大規模的發展, 在東京灣、東扇島都有大規模的冷庫建設;而到了2015年, 面對倉儲技術的提升和電子商務對倉庫布局調整的需要, 東京一年內增加了40多個新的大型物流設施, 其中最大的單體面積為46755平方米。
再則, 日本通過第三方承辦的倉儲運輸和物流配送服務占全日本總務流量的80%以上, 遠遠高于其他發達國家, 但是日本物流協會對整個物流體系的數據信息有著全面的把控, 日本物流產業信息透明度與完整度非常驚人。集貨、入庫、流程加工、出庫、配送一整套倉儲作業過程都被錄入到企業信息系統中, 再統一整合到日本倉儲協會的數據庫中。因此, 日本倉儲協會可以做到隨時拿出某一倉儲企業的完整細致數據, 從宏觀層面上來看, 這些數據對于社會的經濟價值和意義是不可估量的, 可以有效用于倉儲資源分布的調控。
綜合來看, 針對我國當前倉儲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問題, 一方面, 政府可以通過城市規劃法的調整, 統一規劃城市物流倉儲用地, 從根本上解決倉儲業成本高的源頭性問題;另一方面, 構建有效全面的涉及倉儲整個行業的信息數據整合系統任重而道遠, 我國倉儲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不相一致, 數字化改造升級過程仍在推進, 通過構建透明的監管體系, 無疑會使倉儲業資源的分布得到及時調整。
鑒于日本對于倉儲資源調控的能力非常強, 正如前例所述, 日本倉儲業對社會經濟需求的變化什么敏感。面對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倉儲業務的多元化、綜合化趨勢, 日本倉儲企業服務質量也在不斷提高, 除了2011年大力建設冷庫, 2015年針對電子商務新設倉庫, 近年來, 日本新興多層倉庫的建設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響應倉儲業預期需求為主。
針對我國倉儲業一些業務真空帶和倉配一體化、倉儲服務線上平臺的建設等自身服務的欠缺, 當前最有效的調控措施依舊是以政府政策引導為主, 通過對新興倉儲企業的扶持政策, 促進真空地帶的發展。
首先, 相較于日本政府對倉儲業的監管與調控, 我國缺少對倉儲行業的管理。雖然有《規劃的指導》, 但是并沒有國家層級的主管單位負責倉儲業的規劃與資源分配, 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倉儲業發展過熱與資源不均衡現象的出現。通過倉儲業行業標準的規范、信息渠道的構建以及完整詳細的信息數據統計, 對我國倉儲業當前和未來的發展都有著重大的參考價值。
再則, 面對單一倉庫向網絡性倉庫, 單一功能倉庫向綜合性功能倉庫, 存儲型倉庫向流通型倉庫的方向轉型, 各倉儲企業任重而道遠。與此同時,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人工智能的熱潮, 當前倉儲業面臨新科技帶來的新的轉型挑戰, 未來倉儲業的運轉效率很可能進一步提高, 倉儲管理流程大部分交給計算機處理。在這樣的背景下, 應當為深化轉型做好充分的準備。首當其沖的是倉儲管理人才與技術人才的培養, 有別于日本, 我國倉儲人才培養體系仍未健全, 面對新一輪產業技術革新, 人才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在人才培養體系的基礎上, 倉儲內部形成高效的管理技術團隊, 提升自身效率, 結合政府部門的統一監管、調控與支持, 我國倉儲業有機會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交接的整合、轉型時代, 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 強占先機, 為我國社會經濟運轉挺有力的支持。
上一篇: 物流倉儲企業中目視管理的應用